关注核心素养
培养关键能力
2024年11月21日,上海金洲小学在冬日的暖阳中开展了语文校级教研活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的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刚莅临金洲,为全体语文教师带来了题为《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单元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除了金洲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还有普陀区真如文英中心小学、桃浦中心小学、联建小学、新普陀西校、真光小学、树德小学六所兄弟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学习。
讲座伊始,曹老师通过“学车”的事例关联了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和学习方法,他指出关键能力是学习的重点,要培养关键能力通常要把它拆解为若干个技能,而老师最终要教授学生的并不仅仅是技能本身而是这套技能背后的程序。为了让学生掌握并且能灵活运用这套解决语文问题的“程序”,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应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他形象地比喻道:“就像学习开车一样,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技能和价值观念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出来的。”因此,他提倡“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关键能力。
在谈及语文学习中最关键的读写技能时,曹老师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读写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范畴,其核心在于训练学生的思考程序。他强调,心智技能的培养不同于动作技能,更注重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为了让语文教师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观点,曹老师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第20课《陀螺》为例,细致入微地分析了文章中的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给出了一套可操作的教学流程。深入指导教师将学习程序转化为学习任务,进而设计出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其读写技能。
最后,曹老师从结构的角度对单元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单元教学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清晰的内容结构和活动结构之上。只有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解构和分析,才能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模型,进而培养其语言思维能力。
讲座的最后,金洲小学语文教导蔡婷婷对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感谢了曹刚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为每个语文老师的课堂实践指明了方向,金洲小学的语文教师将进一步通过单元教学设计反馈学习成果,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思考中进步。
经过学习,金洲小学的不少老师也获益匪浅。
听了曹刚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曹老师以《陀螺》一课为例,通过细致的研读和耐心的讲解,巧妙地为我们讲授了要通过情感认识线和时间线双线合并的方式来进行篇章课文的教学。其中双线合并教学是指通过事件线中的背景、愿望与现状的冲突、事情发生过程中的意外1.2.3.....来感受情感与观念从已有认识到新的认识的过程。此观点新颖独特,为我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年级语文教师赵妍
聆听曹刚老师的《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讲座,我深受启发。老师巧妙地以学车为例,将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及正确价值观娓娓道来,既生动又深刻。尤其在解析《陀螺》一文时,老师对如何精准概括段意的指导,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在培养学生读写技能和思维能力上的新视角。这不仅为我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收获满满,倍感振奋。
五年级语文教师李冬梅
听完曹老师的讲座,我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曹老师以学车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将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曹老师以《陀螺》一课为例,详细讲解了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
二年级语文教师陈玲
曹老师通过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的讲解,深化了我们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借助学车例子和《陀螺》课文,他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学习流程,强调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从结构角度分析单元教学,为培养语言思维提供了清晰流程,也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供了新思路。
三年级语文教师冯琦雯
通过曹刚老师的讲座,我了解并学习了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将本场讲座的学习心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做中学”,通过课堂实践与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年级语文教师胡娜丽
学习的过程知易行难,学生如此,教师亦然。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金洲教师将坚持“做中学”,不断学习新知并将之转化为更高质量的课堂实践,不断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为每一位金洲学子的学科核心素养躬耕不辍。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文字编辑:陈雨桐
版面编辑:陈玲
审核:校长室